NEWS
新闻资讯
查看分类

庭院景观设计植物搭配

2025-05-11
云更新

庭院景观植物搭配是营造空间美感与生态和谐的重要环节,需兼顾层次、色彩、季相和功能性。以下从四个维度解析搭配要点:

一、立体层次构建

通过乔木、灌木、地被植物的组合打造垂直层次。上层可选择银杏、红枫等观赏乔木形成骨架,中层配植绣球、南天竹等1.5-2米灌木衔接过渡,下层铺设麦冬、虎耳草等常绿地被。攀援植物如紫藤、爬山虎可装饰墙面,形成立体绿幕。注意控制乔木密度,小庭院推荐单株丛生桂花替代高大乔木。

二、四季美学衔接

春花(玉兰、海棠)、夏荫(榉树、无患子)、秋色(鸡爪槭、火焰卫矛)、冬姿(红瑞木、茶梅)的交替组合,确保四季有景。常绿植物(罗汉松、女贞)与落叶植物比例建议3:7,既维持冬季绿意又突出季相变化。花境可混植花期交错的宿根花卉,如大滨菊(夏)搭配矾根(春秋)。

三、色彩美学应用

遵循"631"配色法则:60%绿色基调(龟甲冬青、玉簪),30%主色调(蓝雪花、黄金菊),10%跳色(红枫、紫叶李)。冷色调植物(绣球、八仙花)宜置于幽静角落,暖色调(金叶女贞、金焰绣线菊)适合焦点区域。叶色深浅交替可增强质感,如深绿南天竹与浅绿玉簪组合。

四、功能需求适配

入口区宜选造型松、苏铁等仪式感植物,休闲区配置驱蚊的香茅、薄荷。狭长空间用细柱状植物(蜀桧、蓝冰柏)引导视线,小水景旁搭配水生鸢尾、旱伞草。喜阴区域可种植蕨类、八角金盘,西晒墙面用耐旱的佛甲草、铺地柏覆盖。

设计时需考量植物生长习性(耐寒区、光照需求)、根系特性及维护成本,优先选择本土适生品种。通过点景树+组团种植+自然过渡的手法,既能形成视觉焦点,又能营造生态群落。建议预留20%空间供后期调整,实现景观的动态生长与可持续性。

  •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571-89263283
  • 公司地址

    浙江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路655号

微信联系

版权所有 © 2025 杭州一禾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     备案号:浙ICP备18002518号

技术支持:如意宝